发布日期:2025-07-17 06:12:27 点击次数:
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年度盛事,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阿贝拉和莱特·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6分23秒和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和女子组冠军,延续了该国在长跑项目上的统治地位。
赛事盛况:万人齐跑点燃金秋北京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本届北京马拉松吸引了众多业余跑者和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比赛路线延续经典设计,从天安门广场出发,途经西长安街、昆玉河、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标,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沿途近20万市民自发为选手加油助威,展现了北京浓厚的体育氛围。
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在开幕式上表示:“北京马拉松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全民健身的缩影,我们希望通过赛事推动城市健康生活理念,同时向世界展示北京的国际形象。”
职业选手表现:非洲军团再显实力
男子组比赛中,特斯法耶·阿贝拉在30公里后突然加速,甩开肯尼亚卫冕冠军基普乔格,最终以领先第二名1分12秒的优势夺冠,赛后阿贝拉坦言:“赛道坡度挑战很大,但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力量。”女子组方面,莱特·格布雷西拉西耶凭借最后5公里的强力冲刺逆转夺冠,中国选手张新艳以2小时26分08秒获得第四名,创下国内选手近年最佳战绩。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特邀选手整体水平创历史新高,男子组前10名均跑进2小时10分,女子组前5名成绩均在2小时25分以内米兰体育app。
中国跑者:业余选手突破自我
除职业运动员外,大众跑者同样表现亮眼,56岁的北京市民王建军以3小时28分完成个人第10次“北马”,他分享道:“跑步让我甩掉了脂肪肝,现在每年都来挑战自己。”赛事还特设“环保跑者”方阵,2000名参与者身着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参赛服,倡导绿色运动理念。
医疗保障与科技应用
为确保赛事安全,组委会沿赛道布置了25个医疗站、80台AED设备,并首次启用无人机应急物资投送系统,人工智能辅助的“人脸识别计时”技术大幅提升成绩统计效率,选手完赛5秒后即可收到短信通知米兰体育网页版。
赛后展望:赛事经济效应显著
据初步统计,本届马拉松带动北京餐饮、旅游、装备销售等相关产业消费超12亿元,赛事总监周斌透露,2025年北京马拉松将申请世界田联白金标认证,并计划增设“青年创新组”,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长跑运动。
随着夕阳西下,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在掌声中落下帷幕,这场融合竞技、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盛会,再次印证了马拉松作为“全民运动”的独特魅力,也为中国路跑赛事树立了新的标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