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09 10:28:38 点击次数:
2024年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小镇克莱恩·蒙塔纳圆满落幕,在为期一周的激烈角逐中,中国自由式滑雪队表现惊艳,共斩获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创造了中国队在世锦赛历史上的最佳战绩,谷爱凌在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成功卫冕,而小将王梓阳则在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中爆冷夺冠,成为本届赛事最大黑马。
作为自由式滑雪领域的超级明星,谷爱凌在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延续了其无可争议的统治力,决赛中,她以首轮94.25分、次轮95.50分的超高成绩锁定冠军,领先第二名加拿大选手蕾切尔·卡克近6分,谷爱凌的招牌动作“双空翻1080度接抓板”再次成为全场焦点,裁判一致给予动作完成度和创意性满分评价。
赛后采访中,谷爱凌表示:“这个赛季我一直在调整动作组合,今天的表现是对训练成果的最好证明,感谢团队和粉丝的支持,这块金牌属于所有为中国冰雪运动付出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谷爱凌职业生涯第三枚世锦赛金牌,她也成为自由式滑雪历史上首位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实现卫冕的女子运动员。
相较于谷爱凌的稳定发挥,19岁小将王梓阳的夺冠则更具戏剧性,在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面对包括卫冕冠军比尔克·鲁德在内的多位世界顶尖选手,王梓阳以一套包含“反脚1440度旋转”和“铁杆盲落地”的高难度动作组合拿下93.00分,以0.75分的微弱优势险胜挪威名将克里斯蒂安·努梅尔米兰集团。
“我从未想过能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王梓阳赛后激动落泪,“最后一跳前教练告诉我米兰体育官网‘做你自己’,我就放下了所有压力。”中国自由式滑雪队主教练张鑫透露,王梓阳过去一年在吉林北大壶训练基地进行了针对性极强的反脚动作训练,“他的成功证明了中国选手在技巧类项目上的巨大潜力”。
本届世锦赛不仅是奖牌的争夺,更成为自由式滑雪技术革新的展示舞台,多国选手尝试将滑板、街舞元素融入动作设计,其中美国选手科尔比·史蒂文森在男子大跳台预赛中完成史无前例的“倒滑空翻1620度”,尽管因落地不稳未能晋级决赛,但仍被国际雪联技术委员会评为“未来五年可能改变项目走向的创新动作”。
年轻选手的集体爆发同样令人瞩目,除王梓阳外,16岁的日本选手小林美樱以女子大跳台银牌成为世锦赛最年轻奖牌获得者,而加拿大14岁新星利亚姆·莫罗则闯入男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创下该项目最小年龄参赛纪录,国际雪联秘书长莎拉·刘易斯评价道:“自由式滑雪正在经历世代更替,这些年轻人将推动项目进入更炫酷、更包容的新时代。”
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在本届世锦赛共派出12名运动员,参与全部6个小项角逐,最终4人进入前三名,8人跻身决赛轮,整体表现较2023年世锦赛(1金1银)显著提升,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指出:“我们在空中技巧传统强项外,坡面障碍、U型场地等新兴项目也形成了人才梯队,这为米兰冬奥会‘全面参赛’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层面,中国队在动作原创性上取得突破,以王梓阳为例,其夺冠动作中的“铁杆盲落地”由中国教练组与生物力学团队联合研发,通过降低重心偏移率使落地稳定性提升27%,队伍还引入虚拟现实训练系统,运动员在赛前可多次模拟赛道环境,这一创新被国际雪联纳入《2024-25赛季最佳实践案例集》。
作为碳中和认证赛事,本届世锦赛所有场馆均采用可再生电力,运动员接驳车辆为氢能源巴士,奖牌则用回收电子垃圾中的金属再造,赛事总监马克·莱曼德透露:“我们通过碳交易平台抵消了约320吨碳排放,这将成为未来雪联办赛的标准流程。”
商业开发方面,自由式滑雪的“潮流基因”吸引路易威登、红牛等37个品牌追加赞助,全球转播权收入同比增长40%,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央视直播收视峰值达1.2亿人次,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50亿,谷爱凌决赛战袍的同款商品在电商平台3分钟内售罄,清华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认为:“自由式滑雪已超越单纯竞技范畴,成为连接青年文化、时尚消费和科技创新的平台型运动。”
尽管成绩喜人,中国自由式滑雪仍面临诸多挑战,雪上训练场地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国内符合国际标准的U型场地仅3处,而加拿大、美国均超过20处,裁判话语权缺失制约发展,现役国际A级裁判中尚无中国籍成员,国家集训队领队李妮娜呼吁:“我们需要在培养运动员的同时,输送更多专业人才进入国际组织。”
随着2026年米兰冬奥会临近,自由式滑雪奖牌争夺必将更加激烈,国际雪联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注册运动员数量较上个奥运周期增长58%,其中30%来自亚洲,在这个兼具速度、创意与冒险精神的运动中,中国军团正以技术创新和文化自信开辟独特发展路径,正如谷爱凌在赛后发布会上所言:“滑雪板的每一次腾空,都在书写新的历史。”